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师大人物» 三十年:为了学生和教育,为了青山绿水 ——记第二届北京师范大学“四有”好老师金质奖章获得者江源教授

三十年:为了学生和教育,为了青山绿水 ——记第二届北京师范大学“四有”好老师金质奖章获得者江源教授

江源,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讲过“植物地理学”“城市生态学”“植物与植被资源学”“生态学原理”等本科生课程及“自然资源生态学”“高等生物地理”研究生课程。


▲野外考察中的江源教授




为了能开展生物地理和资源生态的原位研究并获得一手观测数据,帮助学生掌握高山植被生态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江源的足迹遍布我国东部高山和青藏高原。论及秦岭太白山、五台山、小五台山、芦芽山、贺兰山、祁连山、天山和昆仑山等山地的植被多样性、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分布等,江源总是如数家珍。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地区域,是江源教授科研工作的常态条件。


博士毕业后,江源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担任教师。在北京师范大学工作以来,江源老师指导了37名本科生、25名硕士研究生、30名博士研究生顺利毕业。近年来,她平均每年承担本研课堂教学90多学时。多年来,江源以第一或者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和国际SCI期刊论文 2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持编写并发布国家级学会团体标准1项。30多年来,江源一直坚持在高山植被的科研和教学一线,为人才培养和植被科学研究努力奉献。


“让学生得到最全面的科学研究素质培养,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


“虽然科学研究是全人类的事业,在国外学有所成,但我还是希望能把我所学的知识奉献给国家,为我国生物地理学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所以我必须要回国。”1996年在联邦德国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江源放弃国外机构给予的优厚待遇,回国投身于祖国的教育科研事业。


从教30余年,“让学生得到最全面的科学研究素质培养”,一直是江源努力的方向。在担任资源科学研究所(原资源学院前身)副所长期间,江源主管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在当时学院领导班子的推动下,江源组织建设了自然资源方向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在担任原资源学院院长期间,为了能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学术锻炼和系统性的学科培养,江源全面主导了资源环境科学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推动了本学科本科生导师制和本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形成。经过原资源学院广大师生和各届领导班子的不断努力,自然资源学科体系不断完善,推进了地理学人才培养向自然资源应用领域的拓展与延伸,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先后被多所高校借鉴。江源也凭借自己的贡献,分别在2013年和2018年获得“自然资源学科创新人才体系建设与实践”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 “宽基础科研型资源科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为了促进国内地理学科人才培养的规范性和系统化,江源在教材建设方面也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武吉华教授的带领下,江源执行了《植物地理学(第四版)》的主要修订工作,不仅提出了修订方案和大纲,而且完成了全书四个章节的修订工作。该教材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称号,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至2020年上半年该教 材 已 发 行92695册,被国内近 30余所高校选用为本科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2019 年该教材被中国地理学会评选为第二届全国优秀地理图书(普通高等教育教材),2020年完成了《植物地理学(第五版)》的修订与出版。


“我身为导师,应该寓教于研,对研究生培养进行全过程指导”


江源多年来承担了“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研究任务“重点流域水生态功能一级二级分区研究”、“重点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四级分区研究”和“功能区土地利用优化与空间管控技术集成”的研究工作;同时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北方山地针叶林生长及其对水热条件的响应”和6项我国高山亚高山植被研究的面上基金课题。


作为课题负责人,江源带领课题组长期奔波于祖国的山山水水,同课题组人员一道采集数据,建设观测基地,开展野外实验。为了能得到一手数据,江源的工作环境经常处于海拔3000米以上。野外考察时,江源和团队常常要自行搭建帐篷,有时还不得不借宿。条件十分艰苦,有些时候他们蜗居的小棚子甚至都直不起腰,晚上还可能受到动物的侵扰。白天跋山涉水,夜晚解答学生的问题,“我必须要带学生去野外开展实地观测和研究,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获得‘生物-环境’关系的原位研究方法,理解生态保护理论,掌握保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实践技能。生物地理学理论和方法,只从课堂上和课本上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时间如何紧张,江源也要亲历现场,指导学生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和观测。由于常年跋山涉水,江源的膝盖已经严重磨损,但她还是坚守在一线,尽力亲自指导学生完成每一次的野外样本采集。“我需要坚持带学生去开展野外调研,这是他们完成生物地理学研究最重要的一环,身为导师,有责任去指导他们。”


正是由于江源的努力和坚持,学生们的地理学科素养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提升,长期的野外考察让学生对植被科学有了深度的认识。在坚持高山植被研究的同时,江源还将生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应用到水生态系统健康保护研究,在“十一五”到“十三五”期间持续承担了“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研究任务。从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生态研究转向水生态系统研究,从关注高大山体上森林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到关注广袤水体中的生态健康保护,江源面临着新的科研挑战。“我们希望把水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作为整体开展研究,揭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空间规律和水、陆生态系统的地理共轭关系,这是之前从来没有做过的工作”,江源说,这是一个新开端,也是一个向学生们传授地理空间格局理论和分异规律,不可多得的研究型教学案例。


在研究过程中,江源和团队成员们放弃了节假日、双休日,通过查文献、请教专家、外出考察等形式,将地理学的学科知识与生态学的学科知识结合起来,从既往研究中找到共性,寻找突破点。“像东北的松花江流域和广东的东江流域因为所在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十分不同,所以在环境问题治理和水生态系统健康保护的过程中,就不能采取一刀切措施和标准,需要有差别化的治理方案,而如何能够以团队的科研成果支撑和推进我国各大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与保护形成域性管理方案,就是我想为祖国青山绿水的生态保护所奉献的。”


江源带领着课题组走遍了全国多个江河流域,2008年以来,江源先后主持完成了包括东江流域、黑河流域、松花江流域等全国8个重点流域的水生态功能分区和水生态健康评估工作,方案得到了国家生态环境部和部分地方政府的应用,为我国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扎实有效的科技支撑。


“学生发展得好就是我最高兴、最值得骄傲的事”


“江老师于我而言,亦师亦友亦是长辈,我和江老师已经相处十年了,她非常关心我的生活,对大家的心理状态也十分关注。”江源老师的学生刘琦说,“在项目工作中,江老师也是个很认真很拼的人”。几乎每一个项目报告在学生寻找素材或写完初稿后,江源还要经过几轮修改或亲自进行报告撰写,对报告里的每一句话和用词都要反复推敲。“记得‘十二五’的时候针对一些学术名词的定义和用法,江老师追本溯源,前前后后花了近两周的时间”。虽然看似只是订正一些学术用语,但这却是江源言传身教的体现,她教导学生要有严谨的科研态度,诚实的科研精神、勤于探索的科研追求,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厚积而薄发。


江源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学生成长和进步,为困难学生长期提供生活补助;在培养上因材施教,对于基础稍差的学生从不放弃。江源将自己的科研实验室和组会讨论对本科生开放,为本科生创造良好的实验和实习条件;在研究生培养中,尽力为学生们排忧解难,营造互利互助的团队文化。为了让学生开阔视野,江源充分利用课题经费,为学生们创造国际交流条件。近三年,连续3位博士生获得留学基金资助,并有近10名博士研究生出国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教学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学生发展得好就是我最高兴、最值得骄傲的事。我最大的获得感,就是我的学生被社会所认可和接受。”


“我所掌握的知识,应该奉献给社会。”江源热心社会服务,开放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为北京市翱翔计划中学生提供科研指导,为少年宫科研兴趣班开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专题讲座。近年来承担《中国资源学科史》副主编任务和《2016-2017 资源科学学科发展报告》编写专家组组长工作,对我国自然资源学科建设中资源地理领域的发展历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发展等进行了梳理、概括、总结。

 

心系家国,放弃国外发展,为祖国的地理与生态科学事业奉献青春时光;山高水长,毅然坚守,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探索创新;筚路蓝缕,立足一线,做好教书育人这件“神圣的事”。“四有好老师”金质奖章是对江源既往工作的肯定,更是新的起点。待疫情好转后,江源又将踏上新的高山,踏上新的科研征程,为我国的地理科学和生态事业继续砥砺前行。


原文刊发于北京师范大学校报(2020年12月30日),作者为校报记者 滕文强。


原文链接http://bnu.ihwrm.com/index/article/articleinfo?doc_id=357023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