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师大人物» 李葆萍:扎根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李葆萍:扎根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李葆萍,管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学习科学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智慧学习环境、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综合问题解决能力评测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智慧教室的智能模型与评估工具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北京市中小学师生对智慧教室环境感知研究”、“北京市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均衡性研究”等项目,接受石家庄教育局、深圳罗湖教育局、Intel公司、北京拓思德教育有限公司等多项委托课题。先后指导30余所学校信息化教育教研工作,发表论文40多篇,专著2部,教材1部。


20181204154388536233607772.jpg


教师之路:由憧憬到探索


父亲是老师,且从小到大都生活在校园里,令李葆萍对老师这个职业相当熟悉,对师范院校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和崇拜感。李葆萍高中毕业后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电化教育专业(即现在的教育技术专业)。上学时候的很多教材都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编写的,作为全国师范院校一直以来的排头兵,北京师范大学这几个字,早就在她本科学段的心底里埋下了向往的种子。


毕业后,李葆萍通过考研来到了北师大,当从前仅通过书本认识的老师真实出现在她的课堂学习、课题研究甚至是个人生活中那一刻,让她切实感受到了这些前辈的精深学问和人格魅力。再到后来留校任教,李葆萍跟这些老师的关系又从师生变成了同事,“能在生命中这么长的一段时间有这样的交集,我非常荣幸”。


虽然对老师这个职业相当熟悉并且有所憧憬,但对于一个刚留校的新手来说,李葆萍还是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对教学这个岗位充满了敬畏之心。她坦言,自己当时“因为还没真正的走上讲台,对老师的工作没有直接体验,所以对于老师这个职业带有很多理想主义的想法,不过一旦开始执教,一切都变得不简单了”。她接手的第一门课程就是全校学生的计算机公共课。这门课课程内容变化很快,学生基础差异大,授课班额也特别大,少则七八十人,多则能达到一百多人。该怎么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如何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课程中有所收获就成了她备课中琢磨最多的问题。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李葆萍不断地向老教师们请教,征求同学们的意见,每次备好课以后都会反复地在头脑中演练上课的情境,一天到晚总是在琢磨这些问题。她还记得以前上课时,如果第二天有课,她头天晚上做梦就经常会梦见自己怎么上课,怎么提问。这种情况持续了三五年,直到她能够从容地站在讲台上,能灵活地处理教学中的各种情况,授课效果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每门课的教学评估超过4.5分以上时,这种现象才逐渐得以缓解。


刚工作的时候,基本开设的都是全校公选课,同学们来自各个院系,她和学生交往时间主要就在课堂上,李葆萍也会主动在课间和同学们交流思想、交流生活中的各种话题。因为那时候和同学们年龄相差不多,很多同学也愿意在课下主动和她交流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扰,这些让她在教学之外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意义和责任感。在工作中当有些事情让自己沮丧或情绪不高时,偶尔走在路上突然听到有学生向她打招呼时,她就会感觉做老师的充实与价值,她说,“在那一瞬间我对工作就会特别有成就感,作为一个教师我很自豪和满足,我觉得一定要对得起同学们的尊重”。


李葆萍所在的科研团队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经常深入中小学教学实践,指导一线教师们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她在研究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怎么把这些来自中小学一线的教研成果和对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教学结合在一起。2012年开始,她参与指导的很多学校均配备了平板电脑,对于学校来说,如何整合这些新设备和新技术一头雾水,而探索如何在这种新的环境中开展信息化教学工作,需要李葆萍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给学校提供教研指导。对于这些新技术带出的新问题,李葆萍增加了新的思考和从容。“这些年和刚入职时候又不一样了,同学们先是带着笔记本,再就是每人都会带着手机来到课堂上,老师的讲授已经不足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了,我们必须改变过去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李葆萍认为同学们带着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走进课堂,需要打造的是平板电脑以及手机这些新媒体融合的教学班级,如果不引导同学们用好平板电脑或手机等支持学习,他们就会把平板电脑或手机作为娱乐工具来看待。


2014年开始,她就探索手机在研究生专业理论课和本科生程序设计课两类课堂教学中应用模式。研究生的课堂强调对知识的深层建构,需要同学们更多的思维共享和碰撞,她会设计研讨的问题,让学生画思维导图,通过手机分享成果,进行讨论。在程序设计的教学里,学生能够把他们的想法用画图或是代码的形式记录下来,并用QQ分享交流,这些学生的作品成为她的教学素材,通过对作品的同伴评价和点评,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们学习程度,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当老师把自己的作品作为教材的时候,同学们往往听得格外认真,也能够主动互相修改,很多学生课下也会随时在群里提问、讨论。”这一方法最终达到了“打通课堂内外”的良好效果。


褪去了初为人师的青涩,李葆萍不仅对教育教学更加自信,也对身为教师这一岗位充满更大的热情:“做老师真是一件荣幸的事情,既可以探索自己的教学方法,还可以把研究跟实践结合起来。”后来,李葆萍不满足于使用QQ平台来进行互动学习,她带领团队根据脑认知的“间隔效应”自己设计开发程序语言学习的APP“DQuiz”,用来帮助同学们学习C语言。目前两轮的使用显示APP的应用适应了学生的学习,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在熟悉教学,乃至综合科研与教学之后,李葆萍越来越感受到了参与到教育教学实践的价值,参与到教育教学实践也促使她不断地提升与进步,她坚定地认为,教师这个职业重在积累,重在深耕,并且“教师这个职业越往后越发现充满了探求的魅力”。


未来学校:科研理想的实现


李葆萍师从我校教育技术学较早一批的学者李秀兰老师,开展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融合应用方面的研究。她经常带领研究团队的成员进入教学一线开展科研工作。从一开始的多媒体教室,到后来电子白板教室,再到现在的平板电脑教室,她一直在探索不同学习环境中的教育教学规律,并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策略,帮助老师提高学科教学的效果。


回顾这几年的科研经历,李葆萍不无感激地提到身边各位师长对自己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她从一个科研菜鸟逐渐找到科研如何深耕的体验。八十多岁的何克抗教授一直坚持进入条件最艰苦的农村学校进行教学试验和指导,这样的一种精神一直激励着她不能懈怠。2013年,黄荣怀教授推荐李葆萍去香港教育大学做访问学者,促使她进入智慧学习环境这样一个前沿研究领域,也为她现在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2016年,余胜泉教授邀请李葆萍到北京市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负责科研工作。在这里她得以承担深圳罗湖区未来学校的设计项目。以往关于智慧学习环境的研究成果有了落地应用的机会,“虽然现在都倡导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但是已有的教室环境、空间设计、课程管理等都限制了变革的实现,像这样从零开始建设学校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


在未来学校的项目中,李葆萍全面参与到学校的建筑设计,教育教学系统设计,教师发展系统设计,以及学校的组织管理构架设计中来。开放的学习场所,灵活弹性的学习空间,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活动,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基于学习表现的评价体系,支持混龄式教学、探究性教学的管理方式等都将在这些学校以其特有的风格呈现,这样的参与让李葆萍常年来对智慧校园环境的研究与体验均有了落点。在交流中,她特别表示,“感谢教育技术学院这样一个集体,更加感谢高精尖创新中心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帮我实现自己的科研理想“。


“学生可以随时质疑我”


李葆萍和她的研究生每周都有一次组会,相互交流各自学习研究的情况。在学生的指导过程中,李葆萍特别强调同学们要有独立的研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和敢于质疑的科研精神。她认为老师要帮助同学们确定研究方向,判定研究的价值,提供开展研究所需要的指导和各项保障条件,研究中遇到的各种专业问题应该放手让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能形成对老师的依赖。“当你深入到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里,不要迷信老师的权威,如果你真正深入研究挖掘,一定比老师掌握更好,我要向你们学习。”这是她反复告诉学生的话,她鼓励学生培养起自信,敢于提出观点,敢于质疑,“导师的责任并不是培养听话的学生,学生随时可以质疑我,反驳我。”她告诉学生只要自己有充分的学识做基础,就应该有自信质疑权威,与权威平等对话交流。


对研究结果要有预期,但更应该实事求是。研究中用了更新的教学方法总是预期会有正面影响,但学生有时候拿来的数据会跟预期不一样,同学们可能就不愿意汇报这种数据,这时李葆萍就会跟他们说,研究就应该实事求是,除非数据收集本身有问题,否则就应该直面实验的结果。去年李葆萍的学生对两种老师指导方法开展了对比研究,最终的学校效果与他们的预期不一致。为了寻找原因,李葆萍和学生更加深入的查阅文献,再次走到课堂中老师同学进行更加深入的访谈和观察,最后他们发现学生的认知负荷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而设计教学实验加以验证。这样的过程就让同学们体会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科研对现实问题的指导意义。


学习之外,李葆萍还会经常带着学生们集体活动,已经毕业或出国深造的学生还经常回来分享生活、工作、情感的感悟等,为师弟师妹传授自己的经验。李葆萍团队自称Seeker(探寻者),师生联系紧密,在团队里共享研究,没有保留,“我能够感受到在这个团队中大家互相支持的,学生是爱我的,我也爱学生。”


在实践中寻求真理,是李葆萍最鲜明的特点,她就是一名探寻教育领域真理的Seeker。


20181204154388546690107818.jpg

TOP